
現時主流嘅人眼感光原理係有 LMS 三種細胞對応 RGB 三原色,但只要買啲特定波長嘅 LED 燈珠番黎睇吓, RGB 三原色嘅藍係 460nm 而唔係 S cone 嘅 420nm,更離普嘅係RGB紅係 620nm 明顯橙橙地紅唔晒,但 L cone 峰值係 564nm 根本係有啲綠綠地嘅黃色;所以 RGB 三原色理論明顯對人眼感光原理有誤解。

另一方面,sRGB color space 嘅綠色係用人眼感光度最高嘅 550nm,相當於 L 同 M cone 細胞之間嘅波長,而RGB 三原色加埋就係 6500K 白色,當中以綠色大約比紅藍光一倍,而藍色比紅色再暗一啲。CIE 1976 色域圖係由 CIE 1931 改良為等距離反映人眼對光彩嘅分辨能力,由 1931 版被認為主要缺乏綠色嘅覆蓋,改為更多忽略紅藍色嘅覆蓋。

從各種色盲症狀係最有效理解人眼感光原理嘅方法,有 prostanope, deuteranope, tritanope 三種 confusion 代表失去三種分辦色彩嘅能力,可以喺 CIE 1976 色域圖上畫成直線,以 6500K 白色為交點。一般認為三種色盲等於 LMS cone 三種細胞出問題,但整体十字型去睇,570, 498, 460 再加紅色嘅四原色更合理,當中 498 對応係 rod 嘅峰值,570 好接近 L cone 嘅峰值,即係話 rod 係有參與色彩嘅感知同紅色係互補色,同時 L cone 同 S cone 係互補色達到 white balance 效果。

mon 係用 RGB color model,但電影係用 YUV 將光度同彩度分開處理,而 YUV 4:4:4 同 RGB 資訊量一樣,但因為人眼對光度嘅分辦能力比彩度強,所以普遍係用 YUV 4:2:0 光度同彩度資訊量係 2:1,令整体資訊量係 RGB 嘅一半,而且更接近人眼 rod 同 cone 感光嘅原理。 光度同彩度分開嘅 color model 有 HSL 同 HSB 両種圓筒型代表所有顏色嘅 color model,分別在於 HSL 係用白色造最光參考值,而 HSB 係用彩色造參考值,而白色係由彩色混合而成嘅中心點。

人眼並唔係完全光度同彩度分開運作,Scotopic vision 夜間模式係靠大約 500nm 峰值嘅 rod 細胞,雖然只限黑白灰無彩色,但佢嘅 cyan 峰值會影響 Photopic 日間模式嘅色彩,出現 Purkinje effect,即係高光度時顏色會偏紅多啲,低光度時會偏向 cyan 多啲,到好黑時先變成黑白灰。

如果要準確形容顏色,一定要將所有色彩光先造等光度處理,以 mon 嘅光度造基準,咁嘅話mon 雖然係發光体 light,但其實想表達 color,所以有藍至紅嘅一段唔可以用nm波長去形容嘅顏色包括 purple。S cone 峰值係 420nm,但感光度低 L或者M cone 大約6倍,而且波長細過 460nm嘅藍光有害;正正因為藍加紅可以變成紫色,所以藍原色用 460nm 無問題無缺到紫色,應該理解為 S cone + rod 嘅感光效果。
rod 嘅峰值大約 498nm cyan 明顯係一個參考值應該在為原色,佢嘅互補色紅色揾暈全身只有血係咁嘅色,而且光超過大約 660nm 至遠紅外嘅顏色都係一樣,所以紅色先係最重要嘅參考顏色作為底色,而且人眼可以分倒現時 620nm 嘅紅色同 660nm 唔同感覺;反觀人眼有 white balance 大部份場合只限細緻相對性比較而非絶對性。色温嘅概念應該建基於好似太陽光咁,由唔同温度嘅物質發出連續波長嘅光混合,由大約 4500K 到 10000K 都可以叫白色,而且高色温極都係近似閃光燈嘅白色先啱,根本就唔係偏藍。

白色亦可以只係両種波長嘅光混合,所以白色有多樣性特質唔可以造參考色,HSB 比 HSL color model 更合理。由紅加青RC色對可以混出一種白色,而藍光B用邊種波長可以混出同出一樣嘅白色就係 RYCB四原色最後嘅一隻色;從 CIE chart 畫直線估計應該係 570nm 小小綠嘅黃色,黃過現時RGB 嘅 550nm 綠色小小。
Reference: